“在一个什么样的舞台,就要演一出什么样的戏。” 十年前,在我刚开始工作那会儿,我的BOSS语重心长地跟我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当时还没意识到他是在对我洗脑,而我后来也是这么给别人洗脑的。总之,我现在是认可这句话的,这就是所谓敬业精神。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张伟是一个好演员,他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环境,知道他周围的人都向从他那获得什么,于是,他就努力地去扮演一个他应该扮演的角色,来者不拒。 我是专访他的时候意识到这一点的。那是差不多十年前的事了,那会儿他才刚开始转型“谐星”,花儿从三人变成四人,不再玩儿流行朋克了,改玩儿Teen-Pop了。虽然我一耳就听出有一首歌特别像我当时正好在听的《Get the Party Started》(P!nk),不过又不完全一样。大张伟在这方面确实有点天赋,他能用自己的逻辑把别人的东西拿来重新组织,而且组织得还不赖。 这种事情大张伟在花儿时代就这么干了。曾经有位朋友来我家,他曾在花儿所在公司工作过,看到书架上的Ramones,抽出一张,选好歌,放了一小段,然后冲我诡谲一笑,问,“有没有觉得很耳熟?像不像花儿?”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花儿乐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我仍然认为他们是中国最好的流行朋克乐队之一(更好的是一只叫“69”的乐队,早就没了),他们能抄动机也好,抄旋律也罢,总之,Ramones没唱“就我挥洒热血,来填补这虚无的世界”,花儿乐队唱了,而且唱进了同学们的心坎儿里。(同样的道理我也曾用在Carsick Cars身上) 而且,我本身是喜欢Teen-Pop的,我觉得中国从不缺劲歌金曲,更不缺悲歌怨曲,缺的是乐乐呵呵的泡泡糖流行曲,《Get the Party Started》那样的,听完会心一笑就过去了,什么烦恼,真都不是事儿。所以,对于花儿乐队转型后的第一张专辑《我是你的罗密欧》,我是点了赞的。尽管各种似曾相识,但我听着倍儿开心。何况歌词里那些北京人特有的“贫”劲儿,就跟说相声似的。 大张伟人比歌更“贫”,一人分饰逗哏和捧哏两个角色,你问一个问题,他可以一个人自顾自叨叨半天,不过,他可不是随便叨叨,他聪明得很,他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也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更加明白自己应该给对方什么。所以,不像那些拐弯抹角游花园的明星们,大张伟面对你丢过来的问题,不但能还给你你想要的,还能给你更多,甚至让你产生错觉,开始怀疑人生,可是又不会让你觉得被洗脑了——大张伟就是最乖巧的那种小孩,知道什么时候该说好话,什么时候该装可怜,知道怎样能顺利讨到糖吃。 我很无聊地翻把大张伟近年来的专访翻了个遍,发现几乎所以采访的结构都是前半截吹牛逼,后半截装抑郁——他是不是真的抑郁、真的纠结其实一点都不重要,反正这就是记者们想要的,也是读者们想看的,他都给了。 他对于音乐也是这样的态度,他很清楚大众喜欢听什么,想听什么,于是就给了什么。神曲、农金、江南Style,最炫民族风,全都凑到一起,就有了《倍儿爽》。当大家醒悟过来,发现自己已经被打脸了,完了他还理直气壮地承认自己“借鉴”,再打大家一次脸。所有大家都很愤怒,原因倒不是因为“抄袭”,归根到底还是被“打脸”。你们想听的本来就是最炫民族风、就是神曲嘛! 我不喜欢《倍儿爽》的原因却不是“抄袭”。首先它拼贴得挺没劲的,远不如《刚刚好》、《穷开心》、《嘻唰唰》以及《我的果汁分你一半》;其次,我特别讨厌歌里那股非要挠你痒痒且知道你一定会痒的鸡贼劲儿。而这正是大张伟的问题所在,这些年来,他仅仅满足于卖弄自己的小聪明,却没有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他只是在不断拉低自己的下限(比如作为一个乐队,花儿甚至都可以背着没线的吉他上舞台去假弹),不断地想方设法取悦别人,而已。 我不想从道德上去评判大张伟的这种选择,我只是想说,插科打诨也是一门学问,也是需要提高的,虽然他是一个好演员,但他到目前为止更多还是本色演出而已,他还能演得更好,而且,要知道,他已经出道15年了啊。 至于好歌手、好音乐人什么的,我已经不抱期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