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969|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財經資訊] 分析师解读CPI:别担心滞胀 货币政策向“松”调整可能性不大

[複製鏈接]

2366

主題

0

好友

7261

積分

教授

Rank: 8Rank: 8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4-8-11 01:25
  • 簽到天數: 475 天

    [LV.9]以壇為家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86
    威望
    7261
    主題
    2366
    樓主
    發表於 2016-5-10 22:34:51
    今晨公布的中国4月CPI连续三个月持平于2.3%,PPI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回升。对此,分析师们是如何解读的呢?
      首先来看CPI数据背后的因素,对于CPI 2.3%的同比增速,普遍认为主要是“猪的功劳”:猪肉环比涨3.2%,同比大涨33.5%。鲜菜的贡献也不少,同比涨幅达22.6%,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但环比12.5%的降幅影响CPI出现环比下滑0.2%。
      CPI大涨基础薄弱 或无须担心滞胀
      一些分析师认为,随着猪肉和鲜菜价格的推动力将在未来数月减轻,因此CPI缺乏大幅上涨的基础,通胀压力并不大。via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
      整体通胀压力不大,因为蔬菜价格开始回落,猪肉价格涨幅趋缓,食品型的通胀压力有所减轻,制造业依然产能过剩,价格缺乏大幅上涨的基础。
      民生宏观朱振鑫/张德礼也点评称,“疯狂之后,CPI将进入中场休息时间”:
      CPI可能已过短期高点。前期CPI同比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猪肉和蔬菜,但两者同比拉动正逐渐减弱。
      民生固收李奇霖团队表示,通胀全年压力不大,4月后CPI将逐步回落,低点为7月,约为2%附近,后续需观察地产基建回升力度。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分析师就此得出结论称,中国不太可能发生滞胀。因最近数月,由于中国经济并未确认明显复苏,通胀又出现回升,很多人担心中国将陷入滞胀漩涡。
      民生宏观朱振鑫/张德礼团队就称,中长期来看,不存在滞胀的基础。
      持有同样观点的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驳斥了有关“中国可能发生滞胀”的说法:
      4月CPI维持2.3%,环比因素中主要上涨因素是猪肉价格和部分服务价格,主要下降因素主要是蔬菜,4月蔬菜价格环比下降幅度达12.5%。我们在3月CPI点评中就提出,前期蔬菜价格上涨是由于天气和春节因素,与所谓“货币超发”没有半毛钱关系,随着天气转暖,大量蔬菜供应,蔬菜价格必然大幅回落。对于猪肉价格,是由于生猪和母猪存栏连续数年下滑,导致猪肉短期供小于求,由于猪肉生长周期需要数月,导致猪肉价格短期易上难下,也不能让“货币超发”来背锅。
      我们再次强调,中国不可能发生滞胀。历史上看,没有一次所谓货币超发导致的滞胀,现在也没有滞胀的可能。市场有观点认为,1970年代美国滞胀是由于货币超发所致,我们的看法是,货币超发是加剧美国滞胀的因素,但绝不是导致美国当时滞胀的原因。事实上,1970年代出现了全球范围的滞胀,无论是货币超发的美国,还是货币没有超发的德国都出现了滞胀,其根源是中东原油危机,请不要再拿“货币超发”当做滞胀的“替罪羊”!
      在现代金融体系下,货币超发的结果是资产价格泡沫而不是通胀,即使导致通胀,必然是先有经济回暖再有通胀;如果没有最终需求,试问囤积大宗商品、蔬菜卖给谁?如果货币超发能够导致通胀上升,那2008年以来日本、欧洲央行货币超发最严重,为何其通胀却是主要国家中最低?
      PPI跌幅收窄主要受到大宗商品短期大涨影响
      PPI方面,尽管该数据为连续50个月下滑,但连续第二个月环比回升,但几位分析师的观点并不能算得上乐观,他们认为数据环比回暖和4月的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相关,但这个拉动因素并不具有持续性。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认为,PPI边际改善,与商品价格反弹和补库存有关,但上涨可能存在超调,因国内外经济运行基本面都不支持,供需关系摆在那儿。
      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认为,PPI受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上升影响,跌幅进一步收窄是大概率事件,但也只是边际收窄,也即是说总体降幅在收窄、但还是在下降。他称,乐观估计12月可能恢复到零增长,但更倾向于认为收窄到-1%,全年在-3%左右。
      货币政策或总体“稳健”
      以上述预期作为前提,分析师们预计,短期货币政策不太可能大幅变动。via 民生宏观朱振鑫/张德礼:
      权威人士表示不存在滞涨基础,通胀仍需观察,意味着货币宽松不会因此转向,但考虑到增长企稳,宽松的确边际减弱。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经济增长实质上是比较疲弱的。按照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的说法,在此之际,
      有下行压力的时候就需要政策托一托,如果稳定了政策就要淡出。一季度有企稳的迹象,所以目前货币政策暂时处于“观察期”,短期收紧概率较小。
      昨天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明确表态称,要放弃之前大水漫灌的调控思路,培育新动能,稳定在底线,不会抬得很高。
      关于高层对短期货币政策的立场,从4月2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可一窥端倪。会议强调,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要增强针对性。
      这和之前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关于货币政策“稳健偏宽松”的说法略有改变。并且这次会议提及,要关注物价。
      与上述相比,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的观点显得独特一些:“通胀风险缓解,鉴于国内产能过剩的严峻现实,且食品价格上涨有短期性,通胀近一两年都不会构成影响决策的主要因素。”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也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财政政策与房地产政策在今年基本不会有所改变,货币政策则相对复杂,
      与去年连续降准降息的向‘松’不同,今年的货币政策偏中性,呈稳健基调。今后,央行可能会因外汇占款外流而进行降准,从而补充市场流动性,让其回归目前的货币量水平。但是,为扩大市场流动性而进一步实施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基本不大。
      海通证券宏观分析师姜超、顾潇啸也援引昨日“权威人士”和央行近期的观点称,预计出现通缩可能性不大,货币政策将继续趋于稳健。


    (责任编辑:董丽玲 UF020)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4-11-20 20:54 , Processed in 0.01336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